Route
Contact aiyouxi
2025-08-22 14:31:14
爱游戏,爱游戏体育,爱游戏平台,爱游戏娱乐,爱游戏官网,爱游戏官方网站,ayx爱游戏平台,爱游戏app,爱游戏体育app,爱游戏app下载,爱游戏体育官网,爱游戏体育app下载,爱游戏体育网页版,爱游戏官方入口,爱游戏手机APP
2015年我國新疆阿勒泰地区被国际公认为“人类滑雪的起源地”,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这是我国冰雪运动史上最早和最新的记载,也是世界冰雪运动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中国元素,连接着中国冰雪运动的历史与未来。过去,我国是人类滑雪的起源地;未来,冰雪运动将成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现体育强国宏伟蓝图的坚实基石。从历史脉络上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梳理、回顾与展望,有利于国人认识冰雪运动历史、感受冰雪运动文化、参与冰雪活动。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正月初二,为庆祝紫光阁修葺一新,皇帝携文武大臣一百零七人及番邦使臣十一人,饮酒观冰嬉,宫廷画师姚文瀚绘制的《紫光阁赐宴图》描绘的就是这件事[8]。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幅国宝名画——《冰嬉图》,都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乾隆皇帝欣赏冰嬉的情景[9]。将当时花样滑冰的高超技艺,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冰上健儿姿态各异,各显绝技,鱼贯而行,组成一条巨龙,蜿蜒盘转,场面宏大。该画使我们对清代宫中冰嬉活动有一个形象而直观的了解。以上诗歌、绘画既描绘了滑雪、滑冰的情景,又记录了我国古代冰雪运动的历史。
明朝时期,冰雪活动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开展。据《满洲老档秘录》(又名满文老档)记载,公元1625年正月(明熹宗天启五年),东北建州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在太子河就举办过盛大的冰上运动会,比赛项目有冰球、速滑、花样溜冰、冰上射箭以及冰上武术等,奖励办法为冠军赏银20两,亚军赏银10两。其中有一种“双飞舞”,两人在冰上舞蹈,表演出各种姿势,舞姿优美轻盈,极为好看。冰上的武术花样繁多,有叠罗汉、耍刀等等。参加冰上比赛的不仅有训练有素的兵士和随从侍卫,也有贝勒的夫人和众兵丁的妻小[14]。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我国古代第一次冰上运动会,也是“现代冰上运动项目的原型”[15]。
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一书,是中国第1部关于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文献,填补了中国近代体育史的一页空白。该书作者宋如海,是中国第一位正式派出参加奥运会的列席代表,他把在荷兰考察第9届奥运会的见闻收录书中,旨在向国人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从而提高国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在该书前言部分,对1928年瑞士圣莫里茨举办的第2届冬奥会进行了介绍,并配有5幅此次冬奥会的比赛图片,即高山滑雪、钢架雪车、跳台滑雪、越野滑雪和女子花样滑冰[20]。该书第一次向中国介绍了冬奥会,证明中国人在冬奥会举办之初就对此有一定了解。
隋唐时期出现的冰上运动历经几个朝代的发展,到清朝时逐渐演变为每年举行一次的“冰嬉庆典”活动。旧历腊月的冰嬉大典,初是检阅训练军队之礼仪,并编有专门的滑冰兵种,叫“技勇冰鞋营”,还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训练方法,后逐渐演变成宫中的娱乐活动[11]。北京景山西侧的北海公园就是清代皇家阅兵的地点之一,皇家每年冬季在民间挑选“善走冰”的能手上千名入宫进行训练。于敏中[12]在《日下旧闻考》中有“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云”的描述,记载了每年冬至至三九于太液池(现北京的北海和)为皇帝贵妃进行冰上表演的场景,表演内容有编队速滑、速滑射球、花样滑、冰上蹴鞠等。《燕京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冰鞋以铁为之,中有单条缚于鞋上,身起则行,不能暂止。技之巧者,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殊可观也。”[13]可见,当时冰嬉活动开展广泛且冰鞋制作精良。
《跑冰术》是1927年由王怀琪、吴洪兴编撰,经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1本介绍轮滑运动的书。该书配插图17幅,用以介绍各式花样动作的练习方法,还介绍了跑冰运动的好处,有一章《跑冰球戏》提到冰球的规则,这也是冰球运动第1次在中国提及[18]。《溜冰术》是1930年由鸽影合作社编纂的,是第1本专门介绍冰上运动的书,该书图文并茂,有序言、规则、用具、基本图形练习、化妆溜冰等7部分。该书末尾还刊登了购买各式滑冰装备的广告页6张,如制作冰鞋到王府井的千祥鞋庄,磨冰刀是北京摄影社最佳,滑冰服装是王府井源泰西服庄最好,化妆面具以崇文门的永兴洋纸行最全等[19]。这两本书是我国近代跑冰(轮滑)和溜冰(滑冰)者的启蒙课本和装备指南。
隋唐时期,一些有趣的冰雪游戏在民间广为流传。东北地区就出现了“竹马”游戏,人踏在“竹马”上,手执一根曲棍,在冰面上撑地滑行,不但省力,速度也快,这也是中国冰上运动的起源。宋朝深受民间喜爱的“冰床”游戏,是两三人坐一块木板上让一个人在前面用绳子拉着嬉戏。宋人沈括在沧州亲眼看到冰床在河上来去如梭的景象时,惊叹不已,并将这一场景写进了他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清代皇帝及达官贵人用的冰床,已有豪华的装饰。《榆巢杂识》一书载:“冬日液池,上御拖床。其制似榻无足,似车无轮,以人挽行冰雪中,至便。有施氈幄及饰以龙凤者。”[10]即清帝所用冰床既装饰华美,又防寒保暖,堪称“冰上游艇”。可见,清朝时期冰床不仅是一种冰上游戏,还是参与游戏时的交通工具。
摘要:为传承我国传统冰雪运动历史文化,促进冰雪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兑现“三亿人上冰雪”承诺,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岩画、诗歌、绘画、游戏、表演及比赛等不同表现形式对我国古代传统冰雪运动进行追溯,探究现代冰雪运动在旧中国的传入与发展,梳理新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同时,展望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趋向:冰雪运动政策法规日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增强,群众性冰雪运动日渐普及,冰雪运动产业势头良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1840年战争的爆发及西方文化的传入,现代体育作为“西方文明”的象征也开始传入中国。伴随他们的军队、侨民和传道士一同进入中国的冬季运动项目是滑冰。随着19世纪中叶《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約》的签订,英、法、美、意、德、日等国家相继将天津城南一带划为其租界。1881年北洋军师学堂首先将已传入中国的滑冰纳入操法科(课)[16]。19世纪末,天津英租界“英租界运动场”和法租界“联合俱乐部”的创立,使得溜冰会员逐渐增多。此后不久,滑冰的队伍里开始出现了冰球,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冰球俱乐部[17]。之后再传到北京,继而到达大连、哈尔滨等地。随着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冰球的传入,越野滑雪和高山滑雪也随后传入我国。
历代帝王将相、诗人对冰雪触景生情,诗兴大发,用优美的诗句来描写大自然的冰雪美景和人们冰上运动的情景,各朝画家也挥毫泼墨,用画作记录当时的场景,让后人欣赏时如身临其境。1745年清朝乾隆皇帝亲自撰写了一篇1 300余字的《御制冰嬉赋》,认为“冰嬉为国制所重”,其诗注称“国俗常有冰嬉之典”[5]。在他的《新正瀛台小宴御前藩王大臣及漠咱帕尔》一诗中写道“千群尚可冰嬉试”[6],描述了当时“冰嬉庆典”气势恢宏的盛大场面和千人竞相速滑的壮观景象。晚清诗人爱新觉罗·宝廷[7]的《偶斋诗草》“朔风卷地河水凝,新冰一片如砥平。何人冒寒作冰戏,炼铁贯韦作膝行。铁若剑脊冰若镜,以履踏剑磨镜行……”生动描绘了当时滑冰的情景。
综上所述,滑雪活动在我国历史悠久,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移动的迅捷性、突出的运输能力,与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相联,具有较强实用性及一定的娱乐性,对当时的渔猎活动起重要作用,并成为民众冬天钟爱的雪地活动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冰雪资源的认识日益深入,冰雪活动的呈现形式也在不断丰富与变化,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得以生生不息。滑冰活动的出现远晚于滑雪,清代作为休闲娱乐与竞赛的冰上活动项目增多,专业性更加突出,民间与皇家冰上活动繁多,标志着我国冰上运动达到高潮,对后来我国冰雪运动的繁盛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至今,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民族乡仍保留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滑雪长调”——“在那高高的阿尔泰杭盖(蒙古语,意即高高的山的意思)山中,身上背着柳木制作的弓箭,双手斜推着滑雪棒的,脚踩红松、白松木制作的滑雪板,很快地滑着奔跑在松树林中的,身后拖着山羊皮囊的,是那勇敢而又灵活、聪明的猎人……”[4]以长调的形式生动地演唱阿勒泰地区猎人脚踏马皮滑雪板在茫茫雪海狩猎的情景。“古老滑雪长调”从另一个侧面为人类滑雪起源地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阿勒泰地处新疆阿尔泰山南麓,是我国降雪最早、雪期最长的地区,以雪量大、雪质优、雪期长而著称,且山多林广,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早在1万多年前,居住在这里的游牧民就用白松木和马小腿皮制做成的毛雪板进行生产生活[1]。2005年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的墩德布拉克发现了人类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进行滑雪狩猎活动的岩画。经考古专家认定,它的制做年代可上溯到1万至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间比挪威发现的岩画及瑞典、芬兰发现的古代滑雪板至少提早了几千年[2]。2015年挪威、瑞典、芬兰等18个国家的30余位专家对该岩画进行分析、考证、鉴别,共同确定了中国阿勒泰地区是“人类滑雪的起源地”,并于“中国阿勒泰国际古老滑雪文化交流研讨会”联名发表《2015阿勒泰宣言》[3]。从此,阿勒泰地区是世界滑雪的起源地得到国际公认。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电话:HASHKFK 手机:HASHKFK
Copyright © 2012-2024 爱游戏(AYX)体育官方网站户外滑雪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